首页 > 报考指南 > 正文

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2024-06-03 12:40:23 | 小熊教育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41011070隶属于:河南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相关的问题,今天,小熊教育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高考是人生的转折点,填报志愿时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和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就成了广大考生和家长朋友十分关心的问题。
那么,到底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呢?下面是快车教育网综合多方面资源信息整理的有关洛阳理工学院的评价,相信您看完以下评价,心里一定有数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洛阳理工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
学校现有教职工181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07人,副高级职称392人,博士学位教师181人,硕士学位教师800人,“双师型”教师528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7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省级人选4人,河南省优秀专家4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7人,省级优秀教师5人。有“工商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计算机控制系列课程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聘有包括两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在内的200余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
学校注重培养社会责任感强、基础理论扎实、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普通在校生2.67万余人,与郑州大学、中钢集团洛阳耐火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建有青年志愿服务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外科技创新和社会实践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团中央的表彰,大学生暑期实践团入选全国大学生暑期实践国家级重点团队。近3年来,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竞赛上获得国家级奖励251项。毕业生综合素质深受用人单位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被授予“全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学校坚持开门办学,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俄罗斯科斯特罗马国立工艺大学、韩国映像大学、澳大利亚北墨尔本高等技术学院等10所国外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合作。与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建立了材料研究中心;与俄罗斯、澳大利亚、爱尔兰的5个合作办学专业在校生472人,并接受俄罗斯、韩国等国家的留学生。
往往洛阳理工学院官方给出的自我评价会掩盖缺点、突出优点而美化自己,要识庐山真面目,那我们一定得认真看下面来自生活学习在洛阳理工学院里学长学姐最真实的心声。
不可否认洛阳理工学院既有好的方面,也有不好的方面,我们还是先上好评,后上差评。
好评 还可以了,以前是国家建材局直属的,理工是强项,尤其是机械材料类专业,就业比较好,但录取分数也高。另外,不管什么学校,关键还是自己好好学习,有真材实学才是王道 ,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好评 学校基本上不分贵贱的 现在注重的是专业 现在的年代 就算清华 也会有人评价不好的 所以问别人哪个好没用 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 才是王道
好评 来吧,我们本地人考得也不少,条件可以,二本,交通方便,生活方便。
好评 应该差不多吧 俺们学校每年差不多就是比三本线高点 好专业就是材料工程技术 还有机械
好评 宿舍的条件还不错的,四人间,原来的艺术学院在西校区,后来搬到了北校区,也就是九都路小区,各有各的好,西校区和东校区是新校区,以西校区环境最美,北校区虽然是老校区,但处于市区,周围商铺林立,购物生活很方便。艺术设计还不错,但是比起其他工科专业就要差点,毕竟这是理工学院,他的强势专业是材料,机制,电气等等,艺术设计很是很不错的,要不也不会升本
好评 我以前是洛阳工学院出来的 感觉一般的学校一般的专业 考研继续读下去是个不错的选择 因为大学里学的东西说实话在工作里面还是要继续学习强化才能适用 读研的话 一个是学历的提高另外也能对自己的专业技能有所提升
好评 洛阳理工学院西校区东临洛阳新区体育馆,南邻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北临洛河。北校区在洛阳市中心,交通方便。东校区刚建的,学熊新,不错,这里材料,机械,电气,等专业都不错!欢迎报考洛阳理工学院!
好评 学院整体排名在前,部分专业在国内赫赫有名,不过有的专业毕业后不好找工作,在河南省内是不错的大专院校,本科具备的人文环境还不够,理工科可以。
好评 自动化这个专业非趁,学校开设的科目也很不错,要自己多学习。现在学校的情况不是太清楚,我已经毕业快十年啦!呵呵
好评 恩,楼上的说的挺好的,我在理工上一年了,现在想起来挺好的。自学很重要,讲座确实少,我就听过一次,还是本校的。
;

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播音专业就业怎么样?

播音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面很广,我们熟知的 电视主持人,记者,电台播音员。

这是传统的认知,那么除了这三类工作,还有呢?

配音 小熊教育

影视配音,动画配音。。在一些传媒学校,以及专门的艺术类院校中都有配音这个专业,专门培养配音方面的人才。在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新闻配音、影视配音,各地客服配音,以及高铁、火车配音等专业配音人才需求量增加,并且配音员待遇较高,且就业面广泛。配音逐渐发展成当代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的另一个主要方向。

电子竞技解说

各级电视台娱乐电竞频道、电竞运营商、互动娱乐网站、电竞战队及俱乐部、数字互动娱乐公司等企业单位,能够从事各级媒体娱乐电竞频道主持人、各大线上、线下电竞赛事解说、互动娱乐网站主播、新媒体主播以及相关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

体育竞技解说

从事电视台、广播电台及网络等各类媒体从事播音主持、体育赛事采访、报道和现场解说。

自媒体主播

自媒体是指私人化、平民化、普泛化、自主化的传播者,以现代化、电子化的手段,向不特定的大多数或者特定的单个人传递信息的新媒体的总称。目前,很多学播音主持专业毕业生,根据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以自媒体的形式直播宣传自己策划的内容,由于有接受过专业播音主持学习,所以相比较一些“普通”自媒体主播,有较高的优势,也能赢得更多关注者。

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礼仪文化)

主要为各类企业事业单位培养公共关系人员、新闻发言人、非媒体主持人、社交礼仪人员、导游、模特、解说、影视广告演播、企业形象代表等从事礼仪文化职业的高级专业人才。

演员

演员,是指专职演出,或在表演艺术中扮演某个角色的人物。经常用在电影、电视、戏剧、杂技、广告中,有时也用在街头艺人的身上。

时代在发展,就业岗位也在不断衍生,就业前景也越来越好。

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

湖南中医药大学怎么样?

简介: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 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 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 含浦、东塘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93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个校办合资企业。学校下设16个 学院、1个部、16个研究中心(所)。学校现有学生总人数36712人,其中研究生1587人、全日制本科生17722人、专科生572人、成人学历教育 学生16735人、留学生96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09.1万册,线装古籍2.5万余册。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5亿元,有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 器设备17台件、多媒体教室165间,建成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教室监控、教学广播、会议视频、屏蔽系统。 学校始终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中医本科人才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中医学)培养项目,实施了临床型拔尖中医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与实践改革试点项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 效。目前,学校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中医学专业开设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 学、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 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百余项,近3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6.5%,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构建 了以医学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获评6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自 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形成 了国家、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实现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中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有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的优势 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中药超微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针灸——经络原理研究,妇科血症研究,中药材育种、栽培、管理、标准化研究,心脑血 管病、肝病、肿瘤、糖尿病、眼底病、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并打造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设 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58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实验室人员993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89人、副高职称教 师250人;有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生导师32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卫生部先进工作者1人,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 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 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名医38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湖南省 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2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后备人选7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7人。现有国家级教 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教学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化和资源共享,组建了医学基础、临床技能、药学基础、药学技能和综合 信息5大教学实验中心,重点建设了具有特色优势、专业覆盖面广的医学、药学和信息类教学实验平台。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学实验室面积5.7万平方米,各类教学实验 室能开出实验项目570个。 学校注重 科技平台的建设,建设有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10个、厅级11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中医(肝病)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 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6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湖南省特色创新服务平台1个、湖南省工程试验实验室1个,湖南省中医药 文化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有SPF 级实验动物中心1个。所有科技实验平台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全校学生预约开放。 目前学校 有在研课题730项,纵向在研科研经费6600余万元,参与973计划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4项,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2项、国际合作专项2项。从2000年至今,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2项,其中“中药超微 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中药新药51个,获科技成果转让42项、国家专利43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9958.3万 元。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共有病床12732张。第一附属医院被列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重 点建设中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十所全国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拥有肝 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儿科、骨伤科、不孕不育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脑病、肿瘤等11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中心。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 基地3个。 学校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我校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招收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单位,2009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 基地。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316人。中国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千余名多名学员。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 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与美国新英格兰中医学院、加拿大中央学院、香港大 学、澳门科技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青叶札幌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 项目。2014年获批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完整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多个学科门类、多种办学形式、办学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学校创办于1934年,时名湖南国医专科学校,1960年改办为普通高等本科院校湖南中医学院,1990年原湖南科技大学成建制并入湖南中医学 院,2002年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与湖南中医学院合并,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南中医药大学。2012年学校进入一本招生序列。目前学校与湖南省 中医药研究院实行校院合一的管理体制。 学校现有 含浦、东塘2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393亩,校舍建筑面积47万平方米。现有3所直属附属医院,10所非直属附属医院,2个校办合资企业。学校下设16个 学院、1个部、16个研究中心(所)。学校现有学生总人数36712人,其中研究生1587人、全日制本科生17722人、专科生572人、成人学历教育 学生16735人、留学生96人。学校图书馆藏书109.1万册,线装古籍2.5万余册。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5亿元,有40万元以上的贵重仪 器设备17台件、多媒体教室165间,建成了先进的校园网络和多媒体教学、教室监控、教学广播、会议视频、屏蔽系统。 学校始终 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第一要务来抓,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优化专业结构,深化教学内容、课程体系与实践教学改革,强化中医本科人才临床(诊疗)思维和实践能力 的培养,实施了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中医学)培养项目,实施了临床型拔尖中医人才培养体制的构建与实践改革试点项目,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取得了显著成 效。目前,学校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属于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5个学科门类。现有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国家级 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中医学专业开设7年制本硕连读专业,设置有中医学临床、中西医临床和针灸推拿学、中医骨伤科 学、中医外科学5个专业方向。学校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学校历来重视人才培养工作,本科生参与课外科技 活动的普及率不断增高,获得各类国家级、省级学科和科技竞赛奖百余项,近3年本科毕业生年终就业率平均为96.5%,位居全省高校前列。 学校构建 了以医学学科为主体,医、理、工、管、文等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拥有中医学、中西医结合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 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获评6个二级学科自主设置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自 主设置硕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形成 了国家、省、学校三级重点学科体系,基本实现了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中对高校重点学科建设的要求,并形成了鲜明的中医药学科特色与优势。有国家重点学科 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3个,湖南省重点学科10个,其中湖南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2个。中医诊断学在本学科研究领域居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的优势 科研项目有病证诊疗标准化与客观化研究,中药超微技术与创新药物研究,针灸——经络原理研究,妇科血症研究,中药材育种、栽培、管理、标准化研究,心脑血 管病、肝病、肿瘤、糖尿病、眼底病、免疫性疾病等疑难重大疾病的防治研究,并打造了相应的科技创新团队。 学校建设 了一支结构合理、素质高、富有创新精神的师资队伍。现有在职教职工158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实验室人员993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189人、副高职称教 师250人;有博士生导师92人、硕士生导师324人。有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4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卫生部先进工作者1人,享 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59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家级优秀教师2人。湖南省“121人才工 程”第一层次人选4人,湖南省高层次卫生人才“225”工程医学学科领军人才培养对象3人,医学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22人,省科技领军人才1人,省优秀专 家1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2人,省级优秀教师4人,省级名医38人,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4人,省“百人计划”专家2人。湖南省 普通高校教学名师2人,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奉献奖2人。湖南省跨世纪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及后备人选7人,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17人。现有国家级教 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学校教学平台建设初具规模,为了更大程度上实现资源优化和资源共享,组建了医学基础、临床技能、药学基础、药学技能和综合 信息5大教学实验中心,重点建设了具有特色优势、专业覆盖面广的医学、药学和信息类教学实验平台。其中国家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 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1个、省级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教学实验室面积5.7万平方米,各类教学实验 室能开出实验项目570个。 学校注重 科技平台的建设,建设有国家级3个、部级21个、省级10个、厅级11个。其中,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家中医(肝病)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 发改委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11个、国家中医药 管理局二级中医药科研实验室6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3个、湖南省工程技术中心3个、湖南省特色创新服务平台1个、湖南省工程试验实验室1个,湖南省中医药 文化研究、思想政治工作研究基地2个;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湖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5个。有SPF 级实验动物中心1个。所有科技实验平台实行校院两级管理,对全校学生预约开放。 目前学校 有在研课题730项,纵向在研科研经费6600余万元,参与973计划项目12项、863计划项目4项,获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4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2 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0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2项、国际合作专项2项。从2000年至今,获国家级及省部级科技成果奖92项,其中“中药超微 粉体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开发中药新药51个,获科技成果转让42项、国家专利43项、科技开发和新药转让费9958.3万 元。学校有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0所,共有病床12732张。第一附属医院被列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第二附属医院被列为全国重 点建设中医院,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为十所全国重点建设中西医结合医院之一。附属医院医疗设施先进,临床科室设置齐全,拥有一批知名的中医临床专家。拥有肝 病、眼底病、皮肤疮疡病、肛肠病、儿科、骨伤科、不孕不育科、心血管内科、针灸科、脑病、肿瘤等11个国家重点中医专科(专病)中心。有国家药品临床研究 基地3个。 学校积极 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拓展外部发展空间。我校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首批招收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的单位,2009年获批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合作 基地。现有在籍留学生和港澳台侨学生316人。中国湖南国际针灸培训中心设于我校,已为30个国家和地区培训了千余名多名学员。1990年以来,学校先后 多次选派专家、教授赴英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访问,并派出数批医疗队赴俄罗斯等多个国家防病治病。与美国新英格兰中医学院、加拿大中央学院、香港大 学、澳门科技大学、新加坡中医学院、日本青叶札幌等建立了医疗、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与马来西亚林肯大学开展境外合作办学项目,成为我省首个境外合作办学 项目。2014年获批与韩国圆光大学共建孔子学院。 近年来,学校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规模稳步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科研水平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已发展成为一所以本科教育为主、具有完整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和多个学科门类、多种办学形式、办学综合实力较强的高等中医药院校。

以上就是小熊教育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小熊教育。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小熊教育:www.xx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洛阳理工学院好不好评价怎么样”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