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3 08:48:20 | 小熊教育
甘肃高考所有科目使用的是全国二卷。
甘肃高考所有科目使用的是全国二卷,也就是新课标Ⅱ卷,也叫全国甲卷。高考全国卷共有三套,每年适用的省份有所调整。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命制的、适用于全国大部分省区的高考试卷,目的在于保证人才选拔的公正性。
高考全国一卷使用省份:山西、河北、河南、安徽、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山东、浙江(英语听力部分)。
高考全国二卷使用省份:重庆、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海南(语文、数学、英语)。全国乙卷满分750分,其中语文150分、数学150分、英语150分、文综/理综300分/科。
高考全国三卷使用省份:云南、贵州、四川、西藏、广西。
高考自主命题的省份
1、北京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2、天津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3、上海市: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4、江苏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
5、浙江省:所有科目全部自主命题+新课标Ⅰ卷(英语听力部分)。
6、海南省:自主命题(政、史、地、理、化、生)+新课标Ⅱ卷(语、数、英)。
2024年高考甘肃使用全国乙卷,即全国二卷。全国高考语数英共8套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4套,分别为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高考Ⅰ卷、新高考Ⅱ卷,北京、天津、上海、浙江自主命制4套。其具体的考卷适应省份分析归类如下:
全国甲卷:对应往年的全国3卷
使用省份:云南、贵州、四川、广西、西藏,合计5省区
全国乙卷:对应往年(除进入新高考省份外的)全国1卷+全国2卷
使用省份:(1卷)河南、安徽、江西、山西、(2卷)陕西、黑龙江、吉林、甘肃、内蒙古、青海、宁夏、新疆,合计12省区
新高考1卷:从全国1卷进入新高考+回归统一命题
使用省份:山东、河北、江苏(回归省份)、福建、湖北、湖南、广东,合计7省
新高考2卷:从全国2卷进入新高考
使用省份:海南、辽宁、重庆,合计3省市
自主命题:全部为新高考模式,各个考区卷型大体不同
使用省份:上海、浙江、北京、天津,合计4省市
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度,关系国家发展大计,关系百姓切身利益,关系青少年健康成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高考综合改革取得积极成效。教育部指导各地按照“时间服从质量,进度服从效果”的原则,边试点、边总结、边完善、边推进,积极稳妥推进高考综合改革。祝愿高考生们旗开得胜。
小熊教育(https://www.xx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试卷哪里的最难?的相关内容。
高考卷子难度排名为北京、上海、天津、吉林、西藏、宁夏、辽宁、青海、湖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海南、新疆等。
1、高考难度一颗星:北京、上海、天津。
这些地区的高考难度在全国来说是最低的。首先,这些地区参加高考的人数相对比较少。另外,这三个地区是我们国内教育资源最集中的地区,拥有很多所名牌大学。大学招生对于本地考生都有一定的政策倾斜,这也意味着在这三个地区考上大学相对于其他地区会容易很多。
2、高考难度两颗星:吉林、西藏、宁夏、辽宁、青海。
首先,这五个省份的高考试卷难度是相对比较简单的。此外,这五个省份每年的高考人数每年在全国都是比较少的,尤其是青海和西藏,这两个省份的高考人数至少可以排进我们国内前五。 小熊教育
3、高考难度三颗星:湖北、陕西、黑龙江、内蒙古、海南、新疆等。
这七个省份的高考试卷难度是普通难度,高考人数也是处于中等水平。此外,这几个地区每年的高校录取率也是比较中规中矩的,比如说985录取率,这几个地区处于全国平均水平,大约为1.62%左右。
全国卷:
1、全国卷一。
总分750分,分文科和理科,其中语数外三科每门150分,文科的数学试卷难度低一些,加上文科综合300分,总计750分。理科的数学试卷难度大一些,加上理科综合300分,总计750分。使用全国卷一的省市都是高考大省:河南、安徽、江西、山西等。
2、全国卷二。
总分750分,分文科和理科,其他和全国卷一类似,只是试卷难度上略有差异。使用全国卷二的省市大都处于东北及西北地区:陕西、内蒙古、新疆、宁夏、吉林、黑龙江、青海、甘肃等。这些省份教育水平较弱,需要国家扶持的省区。
3、全国卷三。
总分750分,分文科和理科,其他和全国卷一类似,只是试卷难度上略有差异。使用全国卷三的省市大都处于中国的西南地区:西藏、贵州、广西、四川、云南等。这些省份肢育水平较差。
以上数据来自中公教育网官网。
以上就是小熊教育为大家带来的2024年高考甘肃用什么卷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小熊教育:www.xxjiaoyu.com2024-03-14 09:01:45
2024-03-10 08:42:20
2024-04-30 09:23:46
2024-03-29 03:47:32
2024-01-09 18:17:03
2024-01-14 23: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