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东南大学高考特殊类型招生 上海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相关文章,一起来看一下吧。

湖南高考分数线一分一段表
2021年湖南省高考分数位次表
2021年湖南省高考分数位次表如下:
1、作为统计表格,为决策部门提供支持,方便统筹规划。以高考成绩分段表为例,相关部门通过相应的高考成绩分段表,最终确定高考各个批次的录取分数线。
2、对于被统计者来说,成绩分段表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为被统计提供很好的定位,从而作出合理的决策。
相关用法
考生拿到一分一段表后,首先找出自己的分数在表中所对应的位次,然后找出过去几年目标院校的录取分数线在表中的位次,将两个位次进行对比,然后进行合理预测。
从高到低排序,以一分为一段,制成考生投档分的“一分段表”。一分段表上的分数,不含和志愿相关的志愿加分。“一分段表”上的每个分要对应一个“人数”,即有多少考生是这个分数,还对应了一个“累加人数”,即是这个分数考生的排名。
2021湖南高考排名对应学校
2021湖南高考排名对应学校如下:
1、前1万名: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
根据湖南省2021年全国大学录取分数线可知,在1万名之前的理科考生能上的学校有38所,对应的分数为671~607分,对应位次为221~9570位。
分数最高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复旦大学。
分数最低为湖南大学、山东大学、东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深圳大学。
2、7-8万名: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
在7-8万名之间的理科考生能上的学校有69所,对应的分数为512分~502分,对应位次为70684~79900位。
分数最高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安徽建筑大学、赣南医学院、大理大学、陕西理工大学,均为512分。
分数最低为贵州师范学院、南宁师范大学、韩山师范学院、郑州师范学院等7所大学,均为502。
3、8-9万名:天津商业大学、渤海大学
在8-9万名之间的理科考生能上的学校有93所,对应的分数为501分~492分,对应位次为80799~89325位。
湖南高考排名
湖南高考排名
1、河南130
2、山东80
3、四川77
4、河北75.32
5、广东70.2
6、湖南65.5
7、广西61
8、安徽60.1
9、江西57
10、贵州47.8
11、湖北46
12、江苏40.6
13、云南38.83
14、浙江36
15、山西33.7
16、陕西32.3
湖南高考分数排名
湖南高考分数排名为历史类本科线为451分,专科线为200分;物理类本科线为414分,专科线为200分。
在2022年湖南高考工作第二次新闻发布会上,湖南省教育考试院公布了今年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其中,历史类本科线为451分,专科线为200分;物理类本科线为414分,专科线为200分。
此外,特殊类型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为历史类499分、物理类475分,该分数线将作为军事院校、高水平艺术团和高校专项计划等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和部分高校招生时的参考线。
湖南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第一步:考生提前下载安装好“潇湘高考”APP。
第二步:考生通过“考生综合信息平台”首页相关链接查阅“志愿填报系统操作指南”,熟悉了解系统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考生提前设置好系统“登录密码”和“保存密码”。
第三步:考生在开通志愿填报系统辅助填报功能时间内登录系统,可查询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分类收藏院校或院校专业组。
第四步: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间内登录系统,查询招生计划和历年分数,分类收藏院校或院校专业组,填写志愿草稿,提交保存正式志愿冲亩。
第五步:招考机构及报名点在正式填报时间内登录管理系统,下载上线未提交保存正式志愿考生名单,提醒上线未提交保存正式志愿考生及时提交保存正式志愿。
湖南高考成绩2021
2021年湖南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控制分数线已公布,具体情况如下:
普通类历史类本科线:466分
普通类物理类本科线:434分
特殊类型招生历史类:521分
特殊类散弯森型招生物理类:504分
湖南省2021年普通高考档分1分段统计表
高考成绩分数段是很重要的填报志愿的依据,也是各大高校划自己分数线的一部分依据。一分一段表是从高到低的排名,考生根据成绩对照一分一段表,就可以知道自己在全省的排名,再参照各类学校各批次招生计划数,确定自己该如何填报志愿。

上海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
每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政策的不同,导致每年志愿填报相关规定也不同,具体上海高考志愿可以填报几个学校和几个专业,考生要根据2021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的规定去填写,也可以在聚志愿网站查询每个省份的志愿填报规则,本文我整理了上海高考志愿填报的规定,考生和家长可先参考!
一、2020年上海高考志愿填报规定
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沪府发〔2014〕57号)及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普通高校本科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指引(试行)》的通知(教学厅〔2018〕1号)等相关规定,为进一步促进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科学选拔和培养人才,维护招生秩序,确保招生公平,制定本实施办法。
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分为本科、高职(专科)两个阶段。
一、本科阶段
本科阶段实行“两依据一参考”的招生模式。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作为本科录取时的基本依据,同时参考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考生高考成绩由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和学生自主选择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如有政策性加分,则计入高考成绩。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具体使用办法由各校在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本科阶段以院校专业组方式开展招生。院校专业组由高校根据人才培养需要和不同专业(含专业或大类)的科目要求设置,是本科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的基本单位。一所高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院校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同一高校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可分设在不同的院校专业组中。同一院校专业组内各专业的科目要求须相同。
(一)招生计划编制
高校按院校专业组方式编制在沪本科计划。高校在沪公布计划总额须具体编制到各院校专业组,院校专业组的计划原则上须具体编制到组内各专业。同一高校的不同院校专业组编制计划因报考生源不同,相互之间不能调剂使用。
(二)招生批次设置
本科招生批次按录取顺序分为综合评价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艺体类批次(与本科提前批次同时开展招生)、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本科艺体类批次分甲、乙两个批次,各设顺序段和平行段。本科普通批次投档前完成特殊类型招生。
按照教育部要求,2020年起开展强基计划招生,具体情况以教育部后续布置为准。
(三)志愿设置与填报方式
1.志愿填报单位
本科志愿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独立的志愿。
2.志愿填报数量与志愿性质
(1)综合评价批次设置4个平行志愿;
(2)零志愿批次设置3个平行志愿;
(3)本科提前批次设置4个顺序志愿;
(4)本科艺体类甲、乙批次各设置1个顺序志愿和10个平行志愿;
(5)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设置4个顺序志愿;
(6)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等特殊类型招生设置4个平行志愿;
(7)本科普通批次设置24个平行志愿。
考生填报志愿时,可以填满各批次所有可填志愿,也可以只选择填报部分志愿。
3.志愿填报时间
所有本科志愿均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公布后填报。具体填报日期另行公布。
4.选考科目要求
考生应根据本人实际情况,结合兴趣、爱好,合理选择各批次具备填报资格的志愿。填报时应仔细阅读相关高校的招生章程规定,须对照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填报志愿。
考生的选考科目与拟报院校专业组的科目要求相符时,才具有填报该院校专业组志愿的资格。当院校专业组科目要求为“或”的关系时,考生选考科目中只要有1门与其相符,即具填报资格;当院校专业组科目要求为“和”的关系时,考生选考科目须包含其要求的全部科目,方具填报资格。对于不限科目要求的院校专业组,考生在填报时无科目限制。
5.各批次志愿填报要求
填报综合评价批次志愿的考生须在初报名的公示合格名单中,且高考成绩达到本市统一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控制分数线。
填报本科提前批次志愿的考生须比对拟报高校要求,符合资格者方可填报。
填报本科艺体类批次志愿的考生一般须高考成绩达到艺体类本科文化控制线(艺术类为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65%,体育类为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70%);专业成绩须统考或校考合格。高校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本科提前批次志愿和本科艺体类批次志愿不得兼报。
填报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志愿的考生须达到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具有本市农村户籍。
填报特殊类型招生志愿的考生须符合拟报高校给予的特殊类型招生优惠资格,且公示无异议。
填报本科普通批次志愿的考生须达到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且符合拟报高校其他要求。
6.征求志愿
本科艺体类甲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设征求志愿,其他批次不设征求志愿。
本科艺体类甲批次的征求志愿含在本科艺体类乙批次中,在本科艺体类甲批次录取完毕后填报,未被甲批次录取的艺体类合格考生具有填报资格。
本科普通批次录取完毕后开展两次征求志愿。高考成绩达到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未被录取考生具有填报第一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资格;第二次征求志愿实行降分录取政策,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决定,高考成绩满足本科降分要求的所有未被录取考生具有填报第二次本科征求志愿的资格。
7.专业志愿设置
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内设4个专业志愿。考生在每个院校专业组志愿中均须选择愿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四)投档规则与同分处理办法
1.投档方式
根据各批次志愿性质,综合评价批次、零志愿批次、本科艺体类批次平行段、特殊类型招生和本科普通批次按照平行志愿方式投档;本科提前批次、本科艺体类批次顺序段和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按照顺序志愿方式投档。
2.投档比例
综合评价批次按1:1.5比例投档。
本科提前批次原则上按1:1.2比例投档,已有专门规定的按规定比例投档。
本科艺体类批次顺序段按考生志愿全部投档;平行段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折算后产生的投档成绩先进行模拟投档,再根据确定的院校专业组计划数,按1:1比例正式投档。
美术与设计学类、编导类、
播音与主持艺术类按高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各占50%折算产生投档成绩;
表演类、体育类、
音乐学类(音乐学)、音乐学类(
音乐表演-声乐)、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器乐)按高考成绩占30%、专业统考成绩占70%折算产生投档成绩[详见《2020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实施办法》(沪教考院高招〔2019〕31号)]。
地方农村专项计划批次按1:1.2比例投档。
特殊类型招生不设投档比例,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通过后,按考生所填报的志愿投档。
零志愿批次和本科普通批次先进行模拟投档,再根据确定的院校专业组计划数,按1:1比例正式投档。
3.投档流程
按照各批次设置先后顺序,完成上一批次全部录取工作后,启动下一批次投档。
4.投档位序
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或投档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
5.同分处理
(1)本科普通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规则为: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外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比较选考科目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5位序,比较选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6位序,比较考生志愿顺序,按各自顺序分别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时投档。
(2)本科艺体类批次平行段同分考生的排序规则为:
第1位序,比较专业统考成绩,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比较外语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5位序,比较选考科目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6位序,比较选考科目中次高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7位序,比较考生志愿顺序,按各自顺序分别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时投档。
(五)录取规则
1.专业录取
高校接收投档后,按院校专业组投档结果分别进行专业录取。专业录取办法由高校在招生章程中公布。
2.专业调剂录取
当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时,高校可依据考生填报的愿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录取。专业调剂录取只能在考生被投档的院校专业组内进行。
3.退档处理
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由高校作退档处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结果进行录检复核。
二、高职(专科)阶段
高职(专科)阶段以院校为单位进行招生录取。高职(专科)录取的基本依据是考生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成绩(如有政策性加分,则计入总分)。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信息的具体使用办法在各校招生章程中予以明确。
(一)招生批次设置
高职(专科)阶段设高职(专科)提前批次、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和高职(专科)普通批次。高职(专科)普通批次执行加分投档政策。
(二)志愿设置与填报方式
1.志愿填报数量与志愿性质
高职(专科)提前批次设置2个顺序志愿;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设置8个平行志愿;高职(专科)普通批次设置8个平行志愿。
2.志愿填报时间
高职(专科)各批次志愿的填报时间为本科阶段录取结束后。具体填报日期另行公布。
3.志愿填报要求
除被本科阶段录取的考生外,其余符合高职(专科)志愿填报要求的考生均可填报。
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志愿与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志愿不得兼报。填报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志愿的考生一般须高考成绩达到艺体类高职(专科)文化控制线[艺术类和体育类均为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70%];专业成绩须统考或校考合格。高校另有规定的,按其规定执行。
4.征求志愿
高职(专科)阶段各批次均设一次征求志愿,统一设置在高职(专科)普通批次录取完毕后进行。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和高职(专科)普通批次征求志愿实行降分录取政策,是否同意降分由高校自主决定。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征求志愿不实行降分录取政策。
5.专业志愿设置
每个院校志愿内设6个专业志愿。考生在每个院校志愿中均须选择愿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三)投档规则与同分处理办法
1.投档方式
高职(专科)提前批次按照顺序志愿投档,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高职(专科)普通批次按照平行志愿投档。
2.投档比例
高职(专科)提前批次原则上按1:1.2比例投档,已有专门规定的按规定比例投档。
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中,根据考生高考成绩和专业统考成绩折算后产生的投档成绩先进行模拟投档,再根据确定的院校计划数,按1:1比例正式投档。
高职(专科)普通批次先进行模拟投档,再根据确定的院校计划数,按1:1比例正式投档。
3.投档流程
按照各批次设置先后顺序,完成上一批次全部录取工作后,启动下一批次投档。
4.投档位序
根据考生高考成绩或投档成绩从高到低确定投档位序。
5.同分处理
(1)高职(专科)普通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规则为:
第1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考生志愿顺序,按各自顺序分别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时投档。
(2)高职(专科)艺体类批次同分考生的排序规则为:
第1位序,比较专业统考成绩,高者优先。
第2位序,比较语文加数学两门合计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3位序,比较语文或数学中单科成绩高低,高者优先。
第4位序,比较考生志愿顺序,按各自顺序分别投档,志愿顺序相同的同分同位考生同时投档。
(四)录取规则
1.专业录取
高校接收投档后,按照本校招生章程进行专业录取。
2.专业调剂录取
当考生所填专业均已录满时,高校可依据考生填报的愿否服从专业志愿调剂情况进行专业调剂录取。
3.退档处理
因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不符合专业录取条件等原因不能被录取的考生,由高校作退档处理。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对结果进行录检复核。
实施办法由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解释。
二、上海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和注意事项
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也称强基计划,是教育部开展的招生改革工作,主要是为了选拔培养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2020年1月13日,《教育部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印发,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
强基计划招生院校有哪些?
起步阶段,在部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范围内遴选高校开展试点。2021年共有36所试点高校开展“强基计划”招生。 强基计划试点高校名单: 北京大学 、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北京理工大学 、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央民族大学、
南开大学 、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
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 复旦大学 、
同济大学 、
上海交通大学 、
华东师范大学、
南京大学 、 东南大学 、
浙江大学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 山东大学 、
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
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
四川大学 、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 、
西安交通大学 、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强基计划录取依据标是什么?
高校依据考生的高考成绩,按在各省(区、市)强基计划招生名额的一定倍数确定参加高校考核的考生名单。考生参加统一高考和高校考核后,高校将考生高考成绩、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及综合素质评价情况等按比例合成考生综合成绩(其中高考成绩所占比例不得低于85%),根据考生填报志愿,按综合成绩由高到低顺序录取。
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将来如何培养?
强基计划将积极探索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校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培养上,一是单独制定培养方案。单独编班,配备一流师资,提供一流学习条件,创造一流的学术环境与氛围,实行导师制、小班化培养。建立激励机制,增强学生的荣誉感和使命感。通过强基计划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原则上不得转到相关学科之外的专业就读。
二是畅通成长发展通道。对学业优秀的学生,高校可在免试推荐研究生、直博、公派留学、奖学金等方面予以优先安排。探索建立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
三是推进科教协同育人。鼓励国家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集成攻关大平台和协同创新中心等吸纳这些学生参与项目研究,探索建立结合重大科研任务的人才培养机制。
四是强化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化、多阶段的动态进出机制,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科学分流。建立在校生、毕业生跟踪调查机制和人才成长数据库,根据质量监测和反馈信息不断完善招生和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教育和指导,积极输送高素质后备人才。
强基计划和原自主招生有哪些区别?
一是选拔定位不同。自主招生主要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学生”,而强基计划主要选拔“有志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综合素质优秀或基础学科拔尖的学生”。
二是招生专业不同。自主招生未限定高校招生专业范围;强基计划突出基础学科的支撑引领作用,重点在数学、物理、
化学、生物及历史、
哲学、
古文字学等相关专业安排招生。
三是入围校考的依据不同。自主招生的入围依据主要是考生的申请材料;强基计划的入围依据是考生高考成绩,极少数在相关学科领域具有突出才能和表现的考生,有关高校可制定破格入围高校考核的条件和办法,并提前向社会公布。
四是录取方式不同。自主招生采取降分录取的方式,最低可降至一本线;强基计划将考生高考成绩(不低于85%)、高校综合考核结果和综合素质评价等折算成综合成绩,从高到低顺序录取,体现对学生更加全面的考查。
五是培养模式不同。相关高校对自主招生录取的学生在培养方式上未作特殊安排;强基计划录取学生将实行小班化、导师制,并探索本—硕—博衔接的培养模式,畅通学生成长发展通道,实现招生培养良性互动。

综合评价招生的学校有哪些
小熊教育(https://www.xx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综合评价招生的学校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综合评价招生的学校有哪些:
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南方科技大学、上海纽约大学、昆山杜克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通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西交利物浦大学等学校。
对于经省教育考试院公示无异议并填报高校综合评价招生志愿的入选考生,将按以下规定进行投档录取:
1.考生的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高校在招生简章中提出的要求,方可报考相关专业(类)。
2.高校应进一步提高考生高考文化分在综合成绩中的占比,考生的高考文化分不低于相应特殊类型招生控制线。其中:
凡被A类高校确定为拟录取的考生,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前完成投档录取(专业由高校确定),不再参加其他任何批次的录取。凡被B类高校确定为入选范围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将在本科提前批次之后、本科批次之前,根据考生所填志愿投档,由高校根据公布的录取规则择优录取。
高校在向省教育考试院提交综合评价招生拟录取考生数据时,须对相应考生标注“综合评价招生”录取类型。
小熊教育
以上就是小熊教育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东南大学高考特殊类型招生 上海高考志愿可以填几个学校几个专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小熊教育:
www.xxjiaoyu.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